您的位置:首页 >智能汽车 >

中国汽车产业崛起三大信号 为全球汽车产业的复苏注入信心

2020-10-09 10:23:24    来源:经济参考报

第16届北京国际车展已经落幕,但留给汽车产业的思考仍热度不减。不同于中国其他城市车展侧重于促消费的市场功能,北京车展更重要的意义是行业风向标。有媒体甚至断言,2020北京车展是“新旧汽车的分水岭”。虽然这样的判断为时尚早,但从北京车展上至少可以管窥中国汽车产业崛起的三个信号。

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汽车行业发展的真正支点,这个观点在本届北京车展上再次加固。如果说过去国际汽车巨头看重的是中国作为体量巨大市场的经济性,那么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球汽车产业已然发生深刻变化,包括日内瓦、法兰克福、巴黎、北美、东京等在内的全球五大车展相继取消或延期,北京车展成为2020年年内唯一的A级国际车展,这对于中国乃至全球而言都充满了特殊意义。中国是全球范围恢复最早、恢复最快的汽车市场,自3月触底以来,目前已形成了“V字形”的反弹走势。北京车展不仅展现了中国汽车市场的韧性和活力、中国汽车产业的欣欣向荣,也为全球汽车产业的复苏注入信心。

事实上,在全球疫情阴霾笼罩下,中国车市和中国车企的率先复苏早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希望之光。大众入股江淮、戴姆勒入股孚能科技、宝马联手阿里打造创新基地……国际汽车巨头纷纷加码中国。正如大众集团CEO赫伯特·迪斯所言:“我要特别感谢中国,如果不是中国率先控制住了疫情,恢复了经济发展,大众汽车今年的生存都将遇到很大的挑战。”

北京车展折射出的第二个重要信号是,中国或将主导新能源汽车淘汰燃油车的进程。在这届展会上,尽管新能源汽车40%的参展比例在绝对数量上并不占优,但国内外各大主机厂几乎都带来了量产的新能源车型,而且在所有展台上,新能源汽车都当之无愧占据“C位”。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展出的160台新能源车中,中国车企的产品高达147台。而且中国品牌在三电技术上和外资品牌之间并没有很大差距。甚至有专业人士吐槽,外资品牌的电动车在续航里程方面和中国品牌的车型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外资电动车都是基于油改电的平台而来,没有办法让底盘携带更多的电池,在中国品牌动辄500、600公里续航里程车型面前明显“底气不足”,很难再让精明的中国消费者为品牌溢价买单。

更为重要的是,经过多年积累,中国品牌到了潜力开始释放的黄金期。在本届北京车展上,中国车企在造型设计、智能硬核“黑科技”等方面令人刮目相看,比如高合的“六扇门”汽车、小鹏汽车的“飞行器”、北汽和蔚来的换电技术等,从性能、智能、动力、空间等方面试图重新“定义”市场标准。不同于以往的车展,这次观众对中国品牌的展台给予高度关注,红旗、长安、吉利、领克……甚至与宝马相邻的长安展台,人气都丝毫不输国际品牌,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正在成为中国品牌的“粉丝”。

这样的场景印证了业界资深专家罗清启的预言:中国已经从全球第一大市场吞吐量的角度演化为一种市场的优化力量,任何汽车硬件的规模与范围的经济性的基础都将在中国生成,中国成为所有汽车包括正在生成的新能源汽车全球市场扩展的出发点,这个出发点拨动了背后所有关于汽车行业的技术元素,发达国家市场已经成为新型汽车走向市场的历史背景而不再是中心舞台。

第三个重要信号则是众多科技公司在北京车展的重磅亮相再次印证了“改变汽车行业的力量根本不在汽车这个行业内”这个观点。继去年首次亮相上海车展之后,华为此次亮相北京车展,带来了智能交互、车联网、辅助驾驶、电动机管理系统等,涵盖了除电池之外几乎所有的智能出行技术解决方案。华为虽然多次澄清不会造车,但不难看出,华为已经在布局汽车行业的未来,深度参与智能汽车的各个方面。这样一家在全球范围掀起波澜的公司势必会在未来汽车产业的重构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毋庸置疑,未来汽车将不再是简单的代步工具,而是一个可以万物互联的移动终端,是人类进入更大数据世界的端口。在5G技术日益成熟、AI大发展、云计算成为产业基础的背景下,在汽车“新四化”的推动下,华为这类科技公司势必将成为汽车行业的生力军,深刻改变着全球汽车产业的“游戏规则”,也将助推中国汽车产业真正站上全球汽车产业的高地。

关键词: 北京车展 中国汽车产业

相关阅读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