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智能汽车 >

车企“OTA升级”,“异类”还是“落伍”?

2022-04-28 17:15:26    来源: 中国汽车报网

自“OTA升级”(汽车软件在线升级)成为汽车领域热词,行业对其关注度一直居高不下。4月15日,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发布了《关于开展汽车软件在线升级备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车企OTA升级备案管理的相关事项。《通知》的发布,意味着今后车企进行OTA升级,需要按照规范的流程步骤进行并接受监管。

随着“软件定义汽车”时代的来临,OTA升级已经成为当前车企的常规操作。根据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数据,2021年,各大车企报告OTA升级351次,涉及车辆3424万辆,同比分别上升55%和307%。值得注意的是,OTA升级并不是智能电动汽车的专属功能,2021年,新能源汽车OTA升级占比仅为64%。传统燃油车的OTA升级频次也在增加,主要涉及娱乐系统、整车系统和信息与数据系统三大主流系统。

在这股潮流中,OTA升级已成为部分车企的卖点和营销方式。纵观如今的汽车市场,不能进行OTA升级的车型反而成为“异类”,甚至被认为已经落伍。除此之外,OTA升级也成为车辆安全改进和售后服务的重要手段。比如在今年3月,奔驰召回的91065辆乘用车中,有86437辆都将通过OTA方式进行远程升级,以消除涉及到包括“车辆通信模块故障,或导致车辆的紧急呼叫服务将无法使用”,以及“MBUX多媒体显示屏可能无法正常启动”等隐患。需要明确的是,企业进行OTA升级只是手段,技术投放市场后更好地服务消费者才是目的。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一方面,OTA技术可帮助车企完善产品功能、优化产品性能,快速修复系统故障,提升用户体验,拓宽车辆增值服务;另一方面,OTA技术本身也存在安全风险,而且目前无法完全解决硬件缺陷、存在的安全漏洞等问题。此外,OTA升级带给消费者的并不完全是新的功能场景体验和新惊喜,有时也会带来新烦恼。比如近段时间,车企在未告知用户的情况下进行OTA升级发生“锁电”的情况时有发生,从而导致充电速度下降、续驶里程缩水,消费者体验大打折扣。甚至部分OTA升级可能改变产品功能和性能,带来车辆行驶安全风险。

为防止车企滥用OTA升级,在《通知》发布之前,相关政府部门已经着手对OTA升级进行管理。2020年11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召回监管的通知》。自此,我国陆续出台了对汽车OTA升级的监管政策。其中,包括《关于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召回备案的补充通知》、《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等政策。此次《通知》的发布,对备案要求更加详细,是政府相关部门发挥监管职能“水到渠成”的举措,这也意味着我国汽车行业正式进入OTA升级的监管时代,行业进入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

《通知》明确了OTA升级的备案范围,细化了备案要求,规范了备案工作流程,明确了实施安排,并且压实了车企的主体责任。值得一提的是,细化备案做到了精确分级差异化管理。比如,对不涉及产品安全、环保、节能、防盗等技术性能变化的相关升级活动,在备案后可直接开展升级;涉及前述性能变化的,应提交验证材料,涉及《公告》技术参数变更的相关升级活动,应遵循《公告》要求进行;涉及汽车自动驾驶功能(驾驶自动化分级的3级及以上)的相关升级活动,应经工信部批准。

《通知》的种种要求,能够督促车企聚焦消费者需求,扎实做好技术升级,提供稳定的软件服务。从监管的角度来看,政府相关部门要求OTA升级备案的举措,在技术和市场之间增加了一道过滤工序,也为车企和消费者之间搭建起了更稳固的桥梁。

按照工信部的统一安排,装备中心除了面向汽车整车生产企业解读和宣贯《通知》内容并抓好落实外,还会基于汽车软件升级备案积累的经验,改进优化备案系统和流程,向主管部门提出下一步全面开展软件升级管理的有关建议。在工信部3月发布的《2022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及2022年将开展汽车OTA升级管理试点,OTA相关强制性国家标准也将陆续出台。因此,在“软件定义汽车”时代,在行业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OTA升级备案只是第一步。对于车企来讲,迎接不断加码的汽车OTA监管环境,提早做好准备不是一件坏事。

关键词: 软件定义汽车 汽车整车生产 汽车软件升级 备案范围

相关阅读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