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演示可精细操纵电缆的GelSight机械臂 能够捕捉到深度小于1微米、宽度小于2微米的细节
早在2011年的时候,外媒就已经报道过麻省理工学院(MIT)开发的能够让机器人理解机械臂“指尖”动作的一套机器人系统。现在,该校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CSAIL)又将这项技术用到了电缆的精细操纵上。研究团队将这套系统的基础版本称作GelSight,其中包含了一块透明的合成橡胶板,并在另一侧涂有一层金属漆。
当涂漆的一面压在物体表面时,它就会产生相应的变形。然后透过未上漆的另一面,就可以看到表面的细微轮廓。油漆对于标准化表面的光学质量必不可少,因而该系统不会被多种颜色或材料所混淆。 借助成像算法,系统能够将这些轮廓转为3D图像,能够捕捉到深度小于1微米、宽度小于2微米的细节。
在博士生Yu She的带领下,MIT研究团队将这套技术运用到了两指机器人的握爪指垫上。
当夹具紧紧夹在电缆上时,系统既可以感知电缆在每个垫片上的位置,又可以通过监视摩擦力,得知电缆在其间的穿行速度。
借助这些数据,计算机可在三维空间中连续调整夹具的“姿势”与握力。比如先让电缆居中放置在垫片之间保持稳固的握持,而后随着夹具的移动而让它在两个垫片之间滑动。
目前这套系统已能够轻松抓住耳机线,并使之沿着电缆的长度而滑动,直到检测末端的插头、调节插头的朝向、最终将之插入目标设备的耳机插孔。
展望未来,MIT研究团队希望GelSight能够找到更广泛的应用场景,比如在汽车装配线上安装线缆、甚至对患者进行高精度的手术缝合。
相关阅读
-
流浪猫又该如何捱过这个寒冬? 百度AI这...
今年冬季,寒潮接连刷新多地最低气温记录,每当寒潮袭来,人们即使有厚... -
首艘500千伏海底电缆运维船交付,全面提...
据南方电网海南电网公司透露,公司首艘自主建造的海底电缆综合运维... -
“深海一号”能源站交付启航 攻克了10...
中国海油1月14日宣布,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 -
优衣库App日本版将引入支付功能 以此提...
1月19日消息,据外媒报道,优衣库App日本版将从今日起增加支付功能U... -
升级改造延伸全产业链 无人化采煤还远吗
煤炭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能源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 -
激光电视对比普通电视 又有哪些优劣势呢?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屏成为显示类电子产品的一大潮流,更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