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智能硬件 >

伴随汽车智能化应用场景智能网联汽车安全问题呈扩大趋势

2022-03-22 18:28:50    来源:互联网综合

伴随汽车智能化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智能网联汽车安全问题呈扩大趋势。近年来汽车网络与数据安全事件频发,主要体现在非授权滥采数据、用户隐私泄露、车辆远程非法控制、汽车功能失效等。一旦大范围联网车辆及数据遭遇攻击、窃取和滥用等安全问题,会给国家安全、交通安全和用户隐私安全等造成重大影响。

引导核心技术突破及关键零部件发展等方面,推出更多扶持政策。可以参考新能源相关扶持政策的成功实践,出台核心零部件系统软硬件产业的扶持政策。具体而言,就是加大重点领域专项资金扶持力度,引导自主掌控的核心技术突破和关键零部件发展,鼓励头部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攻关,推进自动驾驶产业链关键部件标准化、规模化。

随着技术的不断深入,车联网的应用场景也不断丰富,与汽车、交通等行业加速融合,首当其冲的,是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众所周知,当前自动驾驶有两条主流的技术路线,一条是以美国为首的单车智能路线,一条是以中国为代表的车路协同路线。

自动驾驶技术如何尽快落地,是2022年全国两会汽车业相关议案、提案的重要内容。近两年来,国内智能网联汽车快速发展,数字化等技术正在推动汽车加速向不断进化的移动第三空间演变。据国家发改委预计,到2025年中国的智能汽车将达到2800万辆,渗透率达到82%。自动驾驶既能提升用户的驾驶体验,又有望降低路上的事故发生率,是智能网联汽车的关键一役。当前,国内自动驾驶技术研发正热,众多车企和科技公司纷纷投入,在这一赛道争相卡位。

智能网联汽车,是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实现安全、舒适、节能、高效行驶,并最终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智能网联汽车与传统汽车的最大区别在于,汽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主运行。如果说在当前的低等级自动驾驶阶段,驾驶员当仁不让地是主要支配角色,那么到了高级自动驾驶阶段,驾驶员还具有同样的权责属性吗?这些问题在业内本就存在争议,而随着高级别的自动驾驶越来越接近落地,它们也需要尽快在法律法规的层面得到明确。

部分争议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曾庆洪提出,建议增加“智能驾驶汽车应当安装关键数据存储黑匣子或关键数据云端备份”的强制性规定,以确定交通事故发生时控制车辆的责任主体是驾驶人还是智能驾驶系统。

但这只是机器与人层面的权责分属。在自动驾驶系统运营内部,同样面临权责分属的难题。对此曾庆洪也提出,在现行交通事故归责的基础上,增加由系统控制智能驾驶汽车时认定交通事故的有关法律规定,明确智能系统责任由生产者承担。

需要指出的是,汽车上自动驾驶功能的实现,需要多方共同合作实现,涉及软件、硬件两大方面,感知、决策、执行等多个环节,在系统内部也必然会涉及权责划分的难题,这就需要制定更为细致的法律法规条文,为业内提供法律基础和保障。

从行业角度来看,汽车行业正在全面的转向电动化、智能化,而智能网联汽车这是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载体和加速器。

从技术角度来看,随着人工智能、5G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车联网也会跟随着一起前进。车联网技术是一个新的生产力,是汽车诞生至今面临的最伟大的一场革命,也是行业大势所趋,我们需要立足于中国交通现状以及技术前景,需要有新的生产关系与其相适应,总而言之,在重构新关系时,协同与融合是关键。

关键词: 交通事故 安全问题 核心技术

相关阅读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