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智能硬件 >

互联网医疗监管政策有望进一步放开助力行业快速发展

2022-03-23 14:14:04    来源:互联网综合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慢病患者增多,人们健康意识提升,医疗消费大幅增长,催生了大量医疗需求。从供给端来看,我国优质医生资源不足,且资源分布不均,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医疗需求。互联网医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互联网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全链条、多主体应用,狭义仅指互联网在线医疗服务。

互联网医疗仍处于“数据孤岛”,尚不能有效互联互通。一方面大部分医院之间的数据信息不能共享,包括患者生命体征信息、疾病信息、影像检验报告、互联网诊疗记录、药品使用等基础数据在医院系统中是一个个“数据孤岛”,难以形成互联互通的合力;另一方面不同监管部门之间的共享渠道不畅通,联动机制尚未建立,严重阻碍了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之间相互转诊,居民电子病历数据库、区域信息平台等均无法建立。

随着居民健康意识增强,人们对诊疗保健的需求也开始发生了质的变化,从被动、应对性的就医诊疗,逐渐转向主动、常态性的预防保健。健康管理服务的对象包括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疾病人群,以控制健康危险因素为核心,通过无病预防、临床前期预防、治病防残三级预防并举,实现良性运转循环。目前,互联网对健康管理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在线健康资讯查询,通过医疗健康智能设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进行慢病管理,开展健康体检并通过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分析进行疾病预警与主动干预,以及基因检测等。

互联网医疗监管政策有望进一步放开,助力行业快速发展。受益于监管政策的逐步放开与清晰,中国互联网医疗高速发展。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和互联网医疗的在线支付价格与医保支付政策相继出台,其他配套的相关政策也在逐步放开。政策利好的密集释放有望成为互联网医疗产业发展的助推器,进一步打开行业成长空间。

互联网医疗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缺乏有效监督。由于互联网诊疗和互联网医院目前仍处于摸索发展期,现有的法律法规多数将视角集中于“互联网诊疗和互联网医院的准入、执业管理”,并未直接对互联网诊疗服务作出明确规范,导致互联网诊疗服务的提供没有明确、可遵循的标准,服务形式和内容尚无统一标准,使得互联网医疗行业缺乏较为全面的有效监督和制约。

随着技术不断迭代,更多远程医疗服务不再难以企及。谈及行业未来,朱顺炎表示,最期待实现的一个场景是:医疗级的各种设备和应用能够在家庭落地,给用户提供一些适合到家的医疗级解决方案,也为医院分担压力。到达这一未来图景,还需要行业共同努力解决一些障碍,包括医疗级的设备普及至家庭。目前,诸如智能血压计、血糖仪、健康监测手环等产品已经走进家庭。随着技术不断迭代,医疗级的设备会离用户越来越近。

互联网医疗最大的改变,就是打破现有资源流动壁垒,搭建直接自由流动的去中心化生态。目前大部分互联网医疗公司只研发了一个网络工具,以单点切入,并未构建起行之有效且发展均衡的“医+药+险”生态闭环,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医疗的流动性问题。

提供线上服务起到催化作用,但医生最终是否拥抱互联网医疗并参与其中,这需要互联网医疗能满足医生的多元化需求。一是为医生提供“阳光收入”,互联网医疗平台可帮助医生有尊严地依靠自身专业本领获取“阳光收入”。二是树立医生个人品牌。医院层级鲜明的体系使得名医专家相对普通医生能够获得更多患者流量。三是更高效地管理患者。依托于实体医疗机构的互联网医院,能够在线下和线上进行有效地转化,更好地帮助医生管理患者。四是助力医生开展科研。通过线上更为高效地管理,医生可以获得相对以往更为精准有效的数据,从而助力医生开展科研活动。

关键词: 监管政策 快速发展

相关阅读

精彩推送